螳螂捕蝉成语故事
螳螂捕蝉成语故事1话说那吴国国君执意要攻打楚国,大臣们纷纷表示反对,吴王竟然大怒道:“谁反对,我就处死谁!还有谁要说吗?”此语一出,大臣们当然惊慌起来:再劝说会遭到杀身之祸;不阻止国家又会遭殃。这可怎么办呀?
这时,有个侍卫小官想了个办法,天天拿着弹弓在国君的花园里来去,就这样三个早上,终于引起了吴王的注意。吴王问他:“你干什么呢?露水把衣服打湿了还在。”侍卫回答道:“你看花园中有个蝉,它爬在树梢上,一边吃着露水一边高歌,叫得很欢却没发现有只螳螂正向它靠近。螳螂只顾捕食鸣蝉美餐一顿,可哪知道旁边逼近的黄雀正要扑向自己。黄雀想吃螳螂之际,怎知我的弹弓已经瞄准了这只黄雀呀!这三个小家伙,都只知道他们眼前的那一点甜头而已,看不到自己身后潜伏的灾难杀机呀!”
吴王听了,自愧自悔只看小利而忽略了大祸,断然停止了攻楚的计划。
小故事大智慧
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,而忘记了更危险的存在,致使自己陷于险境。比如生活中那些丢包诈骗的人运用的就是这个。先用一点蝇头小利是你深陷其中,等你发现端倪时,已落进更大的陷阱中了。
螳螂捕蝉成语故事2成语: 螳螂捕蝉
所属朝代: 春秋战国时代
拼 音: táng láng bǔ chán
出 处:这个故事来源于《说苑·正谏》:蝉高居悲鸣饮露,不知螳螂在其后也。螳螂屈身曲附欲取蝉,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。
……此处隐藏1926个字…… bǔ chán【出处】
螳螂捕蝉,志在有利,不知黄雀在后啄之。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》
【解释】
蝉:知了。螳螂捉蝉,不知潜在危险。比喻目光短浅。
【用法】
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目光短浅
【相近词】
鼠目寸光、急功近利
【反义词】
瞻前顾后
【成语故事】
春秋时期,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,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,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,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。吴王问他干什么,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,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。吴王觉得自己的处境同螳螂差不多,就只好取消计划。
【造句】
1,一条小鱼吞下了小虾,却不知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,一只翠鸟正向它冲下来。
2,甲国攻击乙国,不料丙国乘虚而入,灭了甲国,这真是螳螂捕蝉,不知黄雀在后。
3,小偷只顾着偷东西,却没有想到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,警察已经在外头等着逮捕他了。
4,你们不可以打边区。"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","螳螂捕蝉",这两个故事,是有道理的。
5,这句是牧羊人吵架,狼赢得了猎物。与"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"也没关系。
6,他一心都在算计别人,没想到这次竟然螳螂捕蝉,被人暗算了。
7,有时不妨做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架势,利用别人在打斗的时机进行攻击。
8,做人如果太过短视近利,瞻前不顾后,就会像螳螂捕蝉一样,招来其他的祸患。
9,第三十七章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。
10,那散修又惊又怒,没想到自己算计半天,却是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,徒为他人作嫁衣裳。